第十三章 90年代的文学状况
一 文学环境的变化
1、市场经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作家下海。
参与一些有更丰厚报酬的“亚文学”写作,如影视剧作,纪实文学,通俗小说等 作品畅销。例如《王朔文集》的出版,《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等“移民文学”热,《废都》、《白鹿原》等小说的出版所形成的“陕军东征”等。
2、对现代化认识的改变 在80年代,“现代化”在知识界的想像中,是充满希望的乐观前景。80年代整个文化氛围的理想主义情绪大体是建立在这种想像的基础上的。进入90年代,知识分子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和位置趋向“边缘化”。同时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负面效应,使他们意识到现代化发展本身具有的矛盾。他们开始对自身的价值、曾经持有的文化观念产生怀疑。因而,在90年代文化意识和文学内容中,80年代那种进化论式的乐观情绪受到很大的削弱,而犹豫困惑、批判和反省的基调得到凸现。
“全球化”的发展也影响90年代人们关于现代化看法。
3、 文化分流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分化
在90年代,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词,却是“多元化”、“个人化”等。对于原先那些被理解为集体性或统一性的观念,例如“现代化”、“发展”、“历史批判”等的认识,趋于分化。
90年代的文化区分为三种形态,即“主流文化”(又称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官方文化、正统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又称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又称流行文化、通俗文化)
文化的分流造成了知识分子群体的进一步分化。采取何种方式参与现实文化实践,站在什么样的文化立场上发言,成了知识分子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这种分化是在不断的文化争论和文化交流中形成。其中最为重要,规模最大,影响也最为深远的是1993—1995年间关于“人文精神”的论争。90年代文学的主要冲突,从80年代针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提倡文学的“独立性”,更多地转移到文学创作与商业操作之间的冲突上来。“雅”与“俗”、“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分也被重新提出。
二 重要文学现象 1、文学潮流的淡化。
在“新写实”小说之后,文学界又提出过一些潮流性的命名,如“新历史小说”、“新状态小说”、“新体验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等。但是,这些概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对世界和文学的理解趋向“多元”,对于历史的反省,也使得要求历史发展和文学新潮对应的文学史观受到怀疑。因而,“潮流”性趋势的削弱,是理所必然的。
2、在文体样式上,比较突出的是“长篇小说热”和“散文热”。
长篇小说的增多,可以看作是作家和文学“成熟”的某种标志。长篇小说具有一种“文体的经济性”
3、文学批评的独立和尴尬
批评的理论化是90年代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特征。新批评、叙事学理论、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诸种理论,在90年代的文学批评中都有表现。 还出现了“文化批评”。这种批评并不重视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品质作出判断,而关注作品的文化性质和它如何被生产、被接受的过程,因而对文学的市场化作了更为有效的解释。批评的理论化使其开始作为一种与文学创作同样重要的力量,参与文学发展进程。但是,由于批评越来越与文学创作的脱节,这种现象也引起了很多文学研究者的质疑;而作家从一种传统的文学批评观出发,对90年代批评状况也发出许多责难。因而,有了“批评的缺席”的说法。这些都表明批评的某种尴尬处境。 三 90年代文学的总体状况
1、文学的表现“内容”被突出和重视,而形式的探索相对地处于“边缘”的位置。 2、反思“历史”,仍是90年代文学创作的一个主题。
从90年代初期起,被称为“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的作家都不约而同地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写作。这些小说处理的“历史”并不是重大的历史事件,而是在“正史”的背景下,书写个人或家族的命运。所有这些“历史”题材小说中,都弥漫着一种沧桑感。历史往往被处理为一系列的暴力事件,个人总是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而成为历史暴行中的牺牲品。与五六十年代的史诗性和80年代初期的“政治反思”性相比,这些小说更加重视的是一种“抒情诗”式的个人的经验和命运。因此,有些批评家将之称为“新历史小说”。 在散文领域,一些关于50至70年代历史的记实性回忆录,也在陆续出版。主要的如“火凤凰文库”中收入的巴金的《再思录》、李辉的《人生扫描》等。在批评领域,也有关于反思20世纪的“激进主义”等的讨论
3、表现了关注精神问题和现实批判的主题。如张承志的长篇小说《心灵史》,张炜的小说《家族》、《柏慧》,史铁生的小说《务虚笔记》,王安忆的小说《乌托邦诗篇》、《纪实与虚构》这些作品往往保持一种“精英”立场,在剥离80年代理想主义精神的政治含义的同时,试图寻求反抗商业社会的实用主义的功利主义的精神资源。因而,在这些作品中,人
的生存意义与价值等“形而上”主题得到强化,生存哲理、宗教、历史传统以及“民间”文化等成为所追寻、挖掘的精神资源的主要构成。
4、对现代都市生活物化现实的表现。这些作品往往被“新状态”、“新体验”、“现实主义冲击波”等命名。“个人化写作”(或称“私人化写作”)是90年代作家和批评家谈论较多的话题。以个人的经历和经验以及个人的“片断”式的感受来组织小说的结构,是常常被采用的一种方式。既意味着脱离80年代的集体性的政治化思想的独立姿态,也意味着,在一个尚未定型(“转型”)的社会中,个人经验成了作家据以描述现实的主要参照。 5、日益突出的“新”现象,如都市生活,市民趣味等,也是90年代文学主要表现内容。一般会倾向于从物质存在对个人生存的巨大影响去考虑。例如朱文的《我爱美元》、《单眼皮,单眼皮》,何顿的《弟弟你好》、《生活无罪》,邱华栋的《都市新人类》、《手上的星光》,张欣的《绝非偶然》、《首席》等。这些小说尽管在内容上有新的开拓,但在思想厚度上,显得较为单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