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统计师考试《经济学基础知识》

来源:欧得旅游网
统计师考试《经济学基础知识》

一、需求:

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关系)

恩格尔系数=消费者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恩格尔系数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59%以上为贫困,30%以下为最富裕, 40%-50%为小康。

二、政府的微观调控消除外部性政策

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是明晰的,(通过市场交易),并且其交易成本为0或者很小,则无论(政府)在开始时将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四、产品市场:

凯恩斯定律:短期内,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只会引起产量的同方向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动。

货币市场:

货币需求与利率关系的流动性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至某种水准时,因利息收入太低,几乎每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此时金融当局对于利率已经无力加以控制。

五、宏观经济目标

1、美,奥肯定率: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高度相关。实际失业率每高出“自然”失业率1%,就会出现2-3%的GDP负缺口(即实际GDP低于潜在GDP)

2、英,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六、马歇尔-勒纳条件:如果用n表示他国对贬值国的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m表示(本国

对)进口需求弹性,则只有当n+m>1 时,贬值才可以改善贸易收支,如果n+m<1,贸易收支反而恶化。

特里芬的比例分析法:一国的储备量应当与该国贸易进口额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即储备进口比例。这个比例一般以40%作为标准,若低于30%的比例就应当进行调整,20%的比例实是最低限度标准。一般,工业国和重要贸易国的储备进口比率应高于其他国家,通常应在30%以上,而严格实行外贸和外汇管制的国家的储备进口比率可以低一点,可维持在25%左右,即一国的储备量应以满足三个月的进口为宜。

七、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内通货膨胀与产出的关系(正相关)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内通货膨胀与产出的关系(无关),潜在产出水平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例如自然失业率。

通货膨胀成因:

货币主义观点:货币主义根据他们的自然率假说和新货币数量论得出以下的节本观点和政策:(一)货币供应量是名义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货币数量变化时货币收入波动的主要原因;(二)货币数量在短期可以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等实际变量,长期则不能影响这些实际变量,能影响的只是名义变量。长期的就业量和国民收入总是趋于自然率水平;(三)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可以稳定经济,政府干预会造成经济波动。

货币主义强调货币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性,认为通货膨胀只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多于需求量。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论,尤其反对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主张用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来代替凯恩斯主义斟酌使用的宏观经济政策。

新凯恩斯主义:分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工资和利润推动)以及结构性通货膨胀。

八、

经济增长的因素:劳动、资本+技术进步、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累积、制度创新

萨缪尔森把人力资源(包括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激励)、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资本(机器、工厂、道路)和技术(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等四个要素视为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4+4+2+2

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因素归为7个,即:劳动者的数量以及劳动者的年龄和性别构成;包括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内的工作时数;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资本存量的规模;(前四项为生产要素投入量) +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后3项为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库兹涅茨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生产率的提高;

经济结构的变化;知识存量的增长。6+7+7

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G=s/V,假定资本-产出比V=存量资本/国民收入不变时,经济增长取决于储蓄率s,即经济依靠投资(资本积累率)增长。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索洛“余值法”,技术进步率A=经济增长率-a*劳动增长率-b*资本增长率,经济增长依靠技术进步。

新经济增长理论:依靠知识积累

a罗默模型: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建立两时期模型和两部门模型,前者区分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后者区分物质生产部门和研发部门。要加强研发投入。

b卢卡斯模型:只有特殊的、专业的人力资本积累才是经济增长源泉。建立两资本模型和两商品模型。区别:前者是通过在校学习(产生内部效应),后者是通过边干边学(产生外部效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热门图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