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xx镇认真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党建为引领,从当前农村乡村治理薄弱环节入手,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主攻方向,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治合一”共建乡村善治格局逐步形成,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工作成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合力凝聚紧密
1、夯实村级党建基础。一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各支部严格要求支部党员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党课学习,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党员素质,促使党员干部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每月制定主题党日活动实施方案,各支部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后,按时上报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情况,确保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三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党建为引领,制定村集体经济年度工作计划,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村级堡垒正常运营提供经济基础。预计20xx年我镇xx村、xx村、xx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xx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余万元,xx街道、xx村集体经济收入近20万元。建成茶叶精制品加工厂配套用房项目、xx村竹荪基地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和xx村茶叶加工厂等村集体经济项目。
2、拓宽村干部成长空间。一是在20xx年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各村村“两委”干部年龄、学历结构、人员配备情况都有明显优化。同时,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二是大力拓宽村干部上升空间,目前,我镇xx村党组织书记成功考取事业单位编制,定岗至镇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服务中心;三是严格落实村干部待遇。按照《金寨县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方案》(x党建〔20xx〕x号)文件要求,积极落实村干部待遇。我镇符合士官及全日制大专条件的村“两委”干部共计12人,并已全部落实相关待遇。
3、推进“四联四帮”工程。一是全面推进“四联四帮”工程提标扩面。在联帮主体为党员户、入党积极分子户和能人大户的基础上,充分吸收致富能手、外出创业有成人士、乡村教师、村医、等群体广泛参与联帮;二是丰富“四联四帮”工程联帮内容。打破联帮对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局限,将需要帮扶的群众以及脱贫攻坚、社会治理、乡风文明等具体工作或事务,均纳入帮扶内容,引导参与主体发挥更大效用;三是积极组织联帮主体开展岗位认领。联帮主体根据自身能力和特长,从就业帮招岗、文明示范岗、致富帮带岗、矛盾调解岗等10类岗位中认领岗位,在优化了岗位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联帮主体的岗位职责和具体责任分工。各村“四联四帮”工作都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比如,樱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汪划划,通过在xx村、xx村开发特色农产品直接帮扶脱贫户40户,收购脱贫户农产品价值60余万元,为脱贫户增加务工收入30余万元。
4、实施“能人回归”工程。我镇严格按照县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开展能人摸排工作。在愿意支持家乡建设、有强烈回归意愿、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大学生、退役士官、本土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等群体中摸排出4位能人,建立了回归能人信息库,为进一步开展能人回归工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5、完善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推行清单小微权力管理,让小微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有效,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和各项合法权益。20xx年镇纪委继续延续“小微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工作领导小组制度。每季度对小微权力档案资料、万村网页及村务公开栏的公开内容进行督查,检查结果在全镇通报,对问题下达整改督办单,限期整改并督促整改落实情况。20xx年镇纪委开展“小微权力”专项监督检查4次,下发小微权力监督检查通报6期,组织小微权力监督检查“回头看”6次。
(二)加强自治建设,乡村治理根基稳固扎实
1、梳理编制乡村自治清单。我镇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依法确定了镇村的权责边界,编制了公共服务清单和镇、村权力和责任清单,促进了镇政府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有效衔接、良性互动。建立了村级工作事项准入机制,理出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事项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将各村需要依法履行的事项进行了精简,不断扩大了村民自治工作覆盖面,将工作由之前的经济事务向社会事务延伸。
2、完善修订村级自治制度。近年来,我们在完善建立“一约四会”的基础上,强化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的覆盖面。建立健全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群团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村级治理体系,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美丽乡村等各个方面发挥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作用。我镇近年来共培育茶叶、毛竹、养猪、养鸡种植养殖合作社、家庭农场等325家,村级创福公司6家,行业协会3家,有力推动了行业自律自治。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路长制工作常态运行,效果明显。
3、构筑搭建民主协商平台。充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志愿者、乡贤及社会组织的作用,构筑搭建了基层群众参与重大决策、公共事务的民主协商平台。xx村社区还充分利用民主协商平台,对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大事小情进行协商,达成共识,畅通了不同利益诉求方的沟通渠道,有效地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在协商过程中让自己的权利行使更充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我镇按照县民政局的统一要求,积极推动了全镇6个村的村规民约大体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出台了方案,明确了任务,对村规民约的合理性、民主性、实用性征集了民意,拟定草案,提请镇审核,提交村民会议审议表决,备案公布,最终由村“两委”、村监委和村民代表大会共同对村民遵守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各村村规民约有利于实现自治、促进法治、善于德治。
4、规范健全自治议事程序。在镇党委的指导下,各村规范完善了“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了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事务议事决策机制、监督机制,提高了党员和农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了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和水平。
5、健全体系激发自治活力。我镇积极完善乡村自治体系框架,发挥自治镇贤和志愿者作用,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进一步开展扫黑除恶,净化自治环境,持续推进服务重心下移,实施乡村自治水平提升工程,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提升工程,“三留守”人员关爱工程,推行群众自治网格化服务,促进自治成果共享。
(三)狠抓法治建设,乡村治理保障规范给力
一是强化法治保障。我镇下辖6个村今年全部完成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每月邀请法庭法官和镇法律顾问对各村至少开展1次法治培训会,培训以村组干部为主的“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186人次。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先后投入120万元,打造了3支专业性、行业性民事调解队伍,规范建立法治广场等法治文化示范点3个。健全乡村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xx村开展1次巡回法庭的审判。二是筑牢安全治理防线。利用多种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共发放以扫黑除恶、防盗、防诈骗、防安全事故为主题宣传海报、明白纸20__余份,张贴公告百余份,在主要路口和重点位置县挂、粉刷标语近百余条;出动宣传车10余车次,利用村村响广播,早晚进行广播,截止目前共播报100余次;利用新媒体发布宣传信息50余条。广泛宣传了扫黑 除恶专项斗争的目的、意义和打击的13类重点人群。同时创新工作方式,利用每月开展党员活动日为契机,召开村民小组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公开举报邮箱、举报电话,畅通扫黑 除恶专项斗争线索摸排渠道。倡导和组织群众开展治安巡逻等群防群治活动,为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奠定了基础。全镇6个村“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全覆盖,驻村民警、法律顾问每月进村入户不少于1天,了解社情民意、解答法律咨询、调处矛盾纠纷、指导群众防治、处理涉法事务;法律顾问每年为所在村上1次法制科,开展法制宣传,零距离服务群众,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三是有效化解矛盾。按照“五有”、“六统一”的标准规范调解组织建设。经常性滚动排查房地产、金融、劳资问题、医患纠纷、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集镇建设等领域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得以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坚持镇村两级定期排查调处制度和半月上报制度。健全警民联调和诉调对接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完善“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参与的矛盾调处机制。四是完善法律服务机制。整合镇法庭、法律服务所、公安政法干警等资源,依托“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借助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完善乡村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全镇共建有1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6个村公共法律服务室,这些平台的建立让公共法律服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实现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
(四)强化德治建设,乡村治理活力强劲迸发
一是深化文明德治引领。通过宣讲活动、“村村响”广播、“xx镇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镇村微信工作群、宣传单、宣传栏、文化墙等多种有效形式,宣传学习省、市及身边的道德模范,造浓崇德尚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载体,以服务群众为职能定位,聚焦群众需求,精心设计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文明实践活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深入群众,打造群众身边长期稳定的文明实践平台。镇村两级共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16处,其中镇级基地4个、村级基地12个。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6个专业志愿服务队,开展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护苗保蕾”和“绿水”为主题的志愿活动250余次,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强化“一约四会”职能,发挥老党员、老村干、新乡贤等作用,推动村级婚丧喜庆事宜集中办事场所建设和婚丧喜庆事宜办理监管,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新风正气。20xx年劝导全镇婚丧喜庆简办和不办40户、40余场。二是强化振风超市激励作用。全镇共配备振风超市经营店6家,由镇统一置办收银机和积分充值卡,全部实现刷卡兑换积分。按照“6+X”评比模式,开展以勤劳致富、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环保卫生、遵纪守法、热心公益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新风评比活动,各村每月xx日至xx日采取村民代表、居民组长、包片村干、邻里推荐等方式推荐当月振风超市评比候选名单,秉持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当月振风超市积分评比最终名单及具体积分数额,随后进行公开公示,公示期满后将积分统计表上报至镇经办人员进行充卡,充卡完成后各村领回并发放到人,然后到振风超市换取等价商品。本年度共投入资金2万余元,发放积分247180分,累计评比3755人次,充分有效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予公益活动、向上向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推行“红黑榜”奖惩机制。在各村普遍设立“红黑榜”,对在各项评创活动中受表彰的农户上“红榜”,发放积分券奖励,获得不诚信户、不孝儿女、卫生不整洁户等负面评定的上“黑榜”曝光,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结合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乡风文明“红黑榜”评议工作,制定评议方案,明确“红榜”和“黑榜”标准,对镇村两级推荐评比的各类先进典型上“红榜”,对子女住楼房父母住危房、不讲诚信的“老赖”、等靠要的“懒汉”等负面典型上“黑榜”,20xx年我镇共评选出黑榜人员近百人,规定黑榜人员在“下榜”之前不得参与任何评优奖励工作。有效增强了全社会履行诚信的氛围,切实扭转社会不良风气。四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紧紧围绕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资源,组织群众积极参与,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素养,积极塑造群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发了乡村治理无限活力。20xx年全年共举办了大型自办群众文化活动5场;圆满完成“送戏进万村”及“送戏曲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共12场演出活动的配合及保障工作;完成了农村12场公益电影播放任务;积极督促xx镇民俗文化协会开展活动,已完成了10场次的演出;开展了体育健身蓝球及足球比赛活动3场次,按要求组织参加双拥杯职工运动会;
二、存在问题
目前我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虽取得一定成绩,但离上级要求和现代化水平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组织发展受阻,发挥作用不强。经济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受经济大环境和资金等问题影响,导致效益低下,另社会组织程度不高,大部分参与乡村治理热情不高,其助推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作用越来越弱。
2、村民缺乏治理主体意识,参与积极性不高。村民主体意识不强以及受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村级事务的决策者往往都是少数主要村干部,民意未能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保证。
3、乡村治理缺乏专业人才,治理成效不理想。乡村人才的流失,影响着乡村治理的效果。尤其是农村能人的流失,导致农民致富缺少带头人,也带走了乡村建设的社会资金,影响着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